山水如画卷,民歌永流传。近日,第五届“乌尤黛”杯科尔沁民歌大赛在通辽市库伦旗额勒顺镇白音他拉嘎查圆满落幕,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尔沁民歌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送给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场文化盛会。150余名来自不同地区的优秀民间歌手齐聚舞台,以歌会友、以歌抒情,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北疆文化,推动北疆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
优秀的民间歌手们一展歌喉。(来源:库伦旗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库伦旗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组别的设置上,本次大赛除传统的成人组外,还特别设立了少年组,吸引新鲜血液加入科尔沁民歌,为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来自库伦旗白音他拉嘎查的12岁少年柴力干获得了本次大赛少年组的一等奖,他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是科尔沁民歌的忠实爱好者。从小柴力干就在家人吟唱的歌声中长大,悠扬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如今他已经能够熟练地演唱多首科尔沁民歌经典曲目。
年轻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注入新鲜血液。(来源:库伦旗融媒体中心)
像少年柴力干和他的家人一样热爱科尔沁民歌的人在库伦旗比比皆是,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还是天真烂漫的孩童,都能唱出脍炙人口的科尔沁民歌,他们对科尔沁民歌的喜爱不言而喻。参赛选手哈斯高娃分享说:“我从小喜欢科尔沁民歌,也喜欢唱科尔沁民歌,比赛为我们提供了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今后更要多唱科尔沁民歌,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传承和发扬科尔沁民歌文化。”
在这里,有着唱不完的民歌,听不尽的热爱。《乌尤黛》中少女隽永深沉的爱情故事;《诺恩吉雅》中蒙古族姑娘诺恩吉雅远嫁他乡的凄婉吟唱;《却吉敖斯尔》中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父母的牵挂……一首首悠扬婉转的民歌在大地上回荡,表达着群众心中最质朴的感情。在这片广阔而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把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融入到了自己的歌唱中,用优美的歌声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乡热土的深情和对真挚爱情的憧憬。当优美的旋律激发起人们的共鸣,当婉转的民歌模糊了舞台上与舞台下的边界,当观众与表演者齐声合唱来自心中的歌声,新时代的旋律在这里唱响,草原人民的精气神在这里得到振奋。
民歌大赛让广大群众尽享文化盛会。(来源:库伦旗融媒体中心)
巍巍阿其玛山,潺潺养畜牧河,赋予了库伦旗独特又神奇的自然风光,也造就了当地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歌为引,在非遗文化传承和北疆文化建设中,库伦旗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通过原生态与新时代创新相结合的形式,让非遗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生,彰显文化自信。民歌、安代舞、蒙医药、布鲁等非遗文化正在库伦这片大地上绽放着璀璨的光芒。(作者徐帅 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