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进内蒙古区委主委郑福田率领部分内蒙古政协委员赶赴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考察学习,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感悟革命精神,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
延安民族学院1941年9月18日在延安大砭沟成立,1945年3月经中共中央西北局同意迁址鄂托克旗城川镇。
迁址城川后,学院在以习仲勋、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为民族解放事业培养骨干力量,先后培养了布赫、天宝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民族干部,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延安民族学院是中共中央西北局领导下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学校,也是党研究民族理论、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机构,民族学院的发展与党的民族政策的发展息息相关。
民族学院在城川办学以来,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它也是我党探索民族区域自治之路的重要起点。在抗日战争时期,它就是我党民族工作试验区也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革命中心。
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陈设分为神圣使命、如歌岁月、革命熔炉、战火青春、光照千秋五大部分,系统阐释了延安民族学院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民族政策研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探索中的突出贡献和重大意义,集中展示了“中国第一所培训少数民族干部的高等学府”的时代意义和革命精神。
大量的旧图片和文字展板、各个时期珍贵文物,以及场景复原图、浮雕和圆雕等,生动再现了过去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认真聆听了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早期民族干部的培养发展历程,委员们进行了一次党性教育的现场体验和心灵洗礼,对进一步传承红色革命历史,继承和弘扬毛泽东、周恩来、习仲勋、乌兰夫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同时全体党员右拳高举紧握,面向鲜红的党旗,再次重温了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话语表达了党员干部忠诚于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炙热情怀。
委员们通过考察调研,接受了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红色历史洗礼。大家纷纷表示,在革命战争年代,延安民族学院师生身怀崇高的理想信念,拥有热烈的爱国情怀,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我们要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