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卫东
最近一段时间,元宇宙一词热度异乎寻常。商业银行该持何种态度对待并选择元宇宙?经梳理多方意见观点,笔者认为,对之应取辨析、包容、发展的态度,从而作出理性、知性和商性的选择。
首先,宜以辨析的态度作出理性选择。
一方面,元宇宙是一波新技术浪潮而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所以不妨积极地迎接拥抱。人类社会在技术变革中不断地演进——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再到数字化。在工业化过程中,人们创造了精彩的物理(现实)世界;在数字化过程中,人们希冀创造更精彩的虚拟世界。元宇宙就是人们希冀的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与现实世界映射交互的虚拟世界。
疫情期间人们对“宅生活、宅工作、宅经济”等的良好体验,意外地强化了人们对虚拟世界的邂逅惊喜、认同向往。在商业银行领域,虚拟数字人、数字藏品和建设元宇宙营业厅等元宇宙应用和服务的尝试落地,呈现出元宇宙也能给商业银行带来全新的金融服务场景、重塑客户体验、构建金融新生态之景象。在此大势下,迎接与拥抱元宇宙岂不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吗?
另一方面,元宇宙是一种可预期的未来而不是什么“立可入口馅饼”,所以不妨冷静地稳步接纳。据专家介绍,元宇宙是继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概念之后的又一项科技新宠,将颠覆性促进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把人类的科学与技术发展推向新前沿。
然而,元宇宙发展需要长期的过程,目前仍处于入门阶段。预计5年后才会得到初步应用,但需要20年至30年左右才能到达理想境界。近期兴起的游戏派、炒股派、炒币派、社区派等各种炒作,都可能使“宇宙狂欢”沦为“技术口红”。因此,各行各业的人们,尤其是置身于现代经济核心的商业银行人,必须少一点虚狂浮躁、急功近利,多一些踏实定力、从长计议,立足实际、遵循规律发展“元宇宙+金融”,使之真正循序渐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其次,宜以包容的态度作出知性选择。
在移动互联网经过十多年发展之后,其红利已经到顶并开始消退,步入“没有发展的增长”阶段。因此,才需要发展更便捷、更开放、更智能、更安全的新一代互联网。然而,需要由多种技术集成的元宇宙发展是一个探索试错过程,面对的难题和解决的问题显然很多。
一是技术瓶颈需要突破攻关。元宇宙构建之路很长,主要是技术改造复杂且时间过程相当长。二是安全挑战需要审慎应对。因为数字化程度越高安全挑战越大,所以金融数字化转型风险巨大。三是“现实世界+虚拟世界”融合生态下的社会治理会遇到众多价值伦理风险、虚拟空间立法监管空白等问题,需要构筑相应的治理架构。四是传统商业银行生存状态、经营模式将受到威胁、冲击和挤压,银行人需面对难度空前的考题。毋庸置疑,对于商业银行这样的传统中介机构而言,以虚拟化、数字化、去中介化等为特点的元宇宙技术被广泛应用,会产生许多不确定影响,但同时又拥有可获取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机遇。
面对风险挑战和价值机遇的两难权衡,商业银行不应惊慌失措、怨天尤人、畏缩不前,而应解放思想、迎接挑战、抢抓机遇。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要在弄懂弄清元宇宙技术的价值精髓以及对于金融的诸多利好之后,自觉消除恐惧和抵触,从而积极主动地拥抱元宇宙。要坚信,“元宇宙+金融”登堂入室、渐入佳境不仅不会使银行业走向没落,反而可能因“硬核”解决诸多“难点、痛点、堵点”而使银行业活得更好。
最后,宜以发展的态度作出商性选择。
元宇宙将成为平行于现实世界的人类第二空间,其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其核心关键技术的发展会在未来逐步落地并实现商业化应用,释放出巨大的产业机会。普华永道预计,2030年全球元宇宙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我国《“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计划占GDP比重达到10%。
春江水暖鸭先知。尽管元宇宙尚处于萌芽状态,但国内外一些“敢吃第一只螃蟹者”已经纷纷行动起来竞相加入元宇宙赛道了。目前,科技圈、资本圈、相关国家政府等锚定加持元宇宙市场的声势引发了热议。质疑观点认为,在元宇宙的重磅级应用尚未出现、市场需求和渗透率都不高的情况下生发超高关注度,蕴含的风险值得警惕。力挺观点认为,站在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退潮的时代,犹豫观望、裹足不前或许才是最大的风险;许多科技创新、业态变革带来的深刻变化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孕育发生的。
在国际国内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国家间经济社会竞争如火如荼的当下,作为元宇宙在金融领域落地先头兵的商业银行,必须秉持勇立潮头的发展观,作出符合商业精神的战略抉择:既要从对元宇宙是“风口”还是“陷阱”的懵懂中警醒过来,又要精准追求剥离其被炒作外衣之后的真正价值;既要断然消除因浅表层尝试数字转型而导致裹足不前的焦虑,又要牢牢把握金融创新的核心本质。
面对金融科技的每一次新变革、新选择,商业银行要不排斥任何具有革命性意义和普遍推广应用价值的新技术、新方法,以防在观望中落伍。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未雨绸缪、前瞻性地做好人才、资源、知识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储备,始终贴紧贴近贴实新技术时代发展潮流,使自己自立自强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