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玲
近日,为帮扶外贸企业应对困难挑战,实现进出口保稳提质任务目标,助力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加强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保障、促进外贸货物运输保通保畅、增强海运物流服务稳外贸功能、推动跨境电商加快发展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支持等13方面具体举措。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记者表示,这些举措主要针对目前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在对各部门进行明确分工的同时,强调协同配合,有助于为外贸企业纾困,稳定其信心,加快外贸行业恢复正轨。
促进外贸货物运输保通保畅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外资总体开局平稳,实现持续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1至4月份,货物进出口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7.9%,服务贸易增长21.9%,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0.5%。3月份以来,受外需增长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稳外贸压力增加,稳外资也面临诸多挑战。
“当前我国外贸形势虽无远虑但有近忧。”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短期来看,我国外贸面临外需收缩、供应偏紧的局面。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出口的竞争力依然较强,出口转型升级仍在持续,出口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
谈及当前外贸货物运输存在的堵点,周茂华分析称,全球复杂疫情形势、能源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导致全球航运物流、港口运行效率降低,航运成本大幅上升,集装箱短缺等问题;同时,部分外贸企业生产、交货周期拉长与货运物流相互影响。
近期,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多场重磅会议对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正常运转作出重要部署。目前,全国物流不通畅的问题正逐步改善。
此次《意见》也对保障外贸领域生产流通稳定作出部署。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为缓解国际物流压力,下一步在海运方面,将持续推动扩大国际班轮公司直客对接的业务规模,尽可能满足中小微外贸企业用舱需要,指导各地帮助企业及时提离集装箱,提升货物中转效率。在铁路方面,将加强与国际货运班列沿线国家沟通协调,同步提高铁路口岸通关及作业效率;在航空方面,将用好航空货运运力,保障重要零部件、装备和产品运输。
推动跨境电商提质增效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发生了重大变革,跨境电商从无到有快速发展。据海关统计,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年增长近10倍,2021年规模达到1.92万亿元,增长18.6%。跨境电商大幅降低国际贸易专业化门槛,使一大批不会做、做不起、不能做的小微主体成为新型贸易的经营者。
为推动跨境电商加快发展提质增效,《意见》提出三方面内容:指导企业用足用好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及时申报办理退税;尽快出台便利跨境电商出口退换货的政策,适时开展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相关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业内专家认为,出口退换货是跨境电商长期发展必须攻克的难点,也是提升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叶银丹表示,在相关政策支持方面,建议先鼓励企业提高客户退换货自由度、降低客户退换货成本,提高客户黏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适当对企业实施退换货等相关成本进行补贴,提高跨境电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从2015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六批批准设立了13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已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目前,在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备案的企业超过3万家。同时,跨境电商企业通过打造要素集聚、反应快速的柔性供应链,更好满足了海外消费者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
叶银丹建议,未来要继续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提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便利化水平,利用外贸数字化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加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支持
外贸小微企业具有轻资产、风险抵御能力低等特点,多数外贸小微企业偏好信用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但目前金融机构仍多以抵押贷款为主,现有的信贷融资方式与外贸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匹配度较差,难以满足外贸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叶银丹表示,要加快深化政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征信机构和外贸服务平台进行合作,增强对小微外贸企业的信用担保。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灵活运用流动资金贷款、票据贴现、对外担保等多种方式,继续加大对外贸出口企业的信贷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双向波动已成为常态。如何做好汇率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外贸企业的必修课。2021年,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较2020年增长59%,企业套保比率上升4.6个百分点至21.7%;2022年一季度,企业利用外汇衍生品的规模同比增长29%,外汇套保比率较2021年全年提高4.2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作为参与外汇市场的重要主体,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在微观层面决定了外汇市场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截至2021年末,国内外汇市场已有124家银行具有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业务资格,涵盖全国各地大中小型和中外资各类银行。
对此,《意见》提出,鼓励银行机构创新优化外汇产品,提升基层银行机构服务能力,积极增加汇率避险首办户,优化网上银行、线上平台汇率避险模块,提高业务办理便利性,通过内部考核激励等方式加强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汇率避险服务。在叶银丹看来,要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适合外贸小微企业的期货期权工具产品,鼓励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运用期货期权工具锁定未来价格,对冲原材料成本上升、外汇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