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用户、运营、场景”之策 打造现代金融供给服务平台
每天有2000万中国人使用手机银行与建行发生交互,每四个中国人的手机里,就能找到“中国建设银行”手机银行App。从2000年推出基于运营商 STK 交互的手机银行,到如今的手机银行2023版,手机银行已经成为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超级平台”,是建设银行场景触达和交易承载的主平台。
建设银行作为国有大行,拥有超过7亿个人客户。伴随着客户交易行为习惯的演进,手机银行凭借专业的金融服务和稳健的价值创造能力,成为客户财富管理和投资交易的首选应用。仅在上半年,建设银行7成以上的理财产品、8成以上的基金在手机银行上完成。建行手机银行2023提供陪伴式专业理财顾问服务,连接了近3万名客户经理的“云工作室”,客户能通过手机银行、企业微信等方式,实时获得直营客户经理提供的专属财富管理服务,通过“人+数字化”紧密结合的服务模式,打通了金融专业知识与客户信任的关系链,实现了银行与客户的实现双向奔赴。
以手机银行为入口,打造多元化场景生态闭环,也是吸引用户、提升用户粘性的关键一环。手机银行强化与“建行生活”等其他自建平台的链接,打通生活服务与金融服务。在“建行生活”体验餐饮、商超等生活场景的支付、以及信用卡、零钱理财等基础金融服务后,有更深层次金融需求大客户可无缝跳转进入手机银行完成相关服务;通过用户互认、场景互通、权益互享,手机银行与建行生活“双子星”联合,为新老客户形成全场景的价值服务闭环。值得一提的是,建行2020年底推出的建行生活App,目前用户数已经过亿。
平台化经营策略使手机银行不再是传统银行的补充,而是极大地推动了银行生产方式的进化和价值创造方法的迭代,成为牵引银行经营体系改革、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火车头。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 打造线上普惠金融新生态
“手机在手,人人握有银行入口”。作为普惠金融重要的服务载体,建行手机银行通过手机银行精准滴灌金融活水,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多重点人群。
金融资源应当更均等浇灌在广袤的田野里。手机银行乡村客户版已经成为农民朋友的“新农具”,解决了银行网点难以覆盖的地域广阔、人口相对分散的农村地区的金融痛点。登录手机银行,信息就自动连通到新农直报系统、全国农业保险信息管理平台,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一起将有温度的金融服务送入田间地头。截至目前,手机银行“裕农快贷”已惠及农户30余万户,累计发放贷款400多亿元。
金融服务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针对小微企业运营成本高、服务成本高、风险成本高等痛点,建行手机银行推出小微快贷,打造“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的信贷模式。此外,金融服务还在向更多重点群体倾斜,手机银行“CCB建融家园”专区为新市民群体提供更好的租住体验,手机银行“安心悠享”板块等为老年人打造长期稳健的投资渠道和医疗等综合养老服务……围绕痛点、难点,金融服务通过手机平台不断扩面、下沉、提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建设银行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通过手机银行不断提高数字化经营能力、优化服务水平,全方位打造普惠金融的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