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新瞳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教育系统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各项部署,积极发挥教育的民生保障作用,着力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
赵煜是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之前一直在霍林郭勒市工作生活。2023年年初,因工作调动来到了开发区工作。为了能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赵煜和爱人便打算将在霍林郭勒市读书的孩子转至开发区就读。在得知赵煜正在为孩子异地转学事情发愁时,单位领导第一时间与开发区教育局取得联系,咨询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协调解决转学问题。
“工作调动期间最担心的也是孩子的入学问题,三月初在开发区教育局的协调下,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就解决了孩子的学位问题,现在孩子已经在新城二小二年二班上课。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以后,我们现在工作更安心了。”赵煜说。
解决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转学、入学问题是开发区教育局着力深化为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开发区教育局聚焦企业需求,以“强弱项、补短板、提质量”为目标,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制定了《开发区教育系统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争优年行动方案》,建立领导班子包保联系企业制度,落实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等,主动对接、精准服务,助企纾困解难题。
“为了解决随迁子女就近入学问题,我们正在全力推进9所学校建设,对学校项目建设采取‘一校一策’的方法,加强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集体发力、倒排工期,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成后可新增园位1080个、学位5790个,届时将极大缓解主城区学位不足问题,提高公办园占比,切实满足进城务工子女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开发区教育局副局长邢鹏飞说。
开发区教育局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各项部署,积极发挥教育的民生保障作用,强供给、促均衡、提质量,积极推进新建学校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切实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难问题。同时,及时开展了生源调查,准确掌握适龄生源数量及分布状况。强化校地合作与交流,与通辽职业学院签订了《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和《共建教师进修学校合作协议》,促进开发区教师专业化发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对开发区民办的2所中等职业学校和22所幼儿园开展督导检查,着力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开发区营商环境优化贡献“教育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学校项目建设,多方筹措扩大主城区学位供给,促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全力提高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加大‘单独招生、对口升学’工作力度,加强与各级各类院校的交流合作,全面优化教师队伍。同时,加大对幼儿园的扶持和管理力度,做好普惠性民办园的认定和扶持工作,为开发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普惠的教育服务。”邢鹏飞说。